昨日,香港大埔发生一起五级重大火灾,造成多人遇难、受伤。此次火灾引发广泛关注,各大企业纷纷施以援手,捐款捐物与香港共克时艰。普通市民也自发捐款,希望受灾同胞早日渡过难关。
就在全国上下,一心援港之时,B 站知名 UP 主 " 食贫道 " 因为一条博文,将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。

昨天香港发生火灾后,食贫道晚上发了条动态:" 现场有小伙伴可以提供信息的吗?我们小花明天就到,其实一直在准备《香港吃饭故事》的拍摄,一直没想好怎么开机。这个大火我们打算先拍下来再说。"
就是这句 " 这个大火我们打算先拍下来再说 ",引发众多热议。
大部分网友认为,此时正是特殊时期," 食贫道 " 却将这场大火当做拍摄素材,赚取热度,不免有 " 吃人血馒头 " 的嫌疑。

面对争议," 食贫道 " 发文道歉称,发那条博文时太着急了,没有注意好措辞。
" 食贫道 " 解释称,香港大火期间,自己正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,信号很差。因为一直在筹备拍摄香港的内容,看到相关热搜,尤其是看到有一名消防员牺牲的时候,第一时间觉得应该去实地看一看。所以在有信号的那一刻,很快发了一个微博,但是自己的操作太草率了。
" 食贫道 " 还称," 当时因为太着急,就发了那条微博,主要是想找到当地能给我们提供准确信息的人。"
同时,他表示," 先拍下来再说 " 这样的表达确实非常轻率,对受害者也确实不尊重,并向受灾人员公开道歉。
最后,他认识到,这件事让自己在今后采访和面对当事人表达时,会更谨慎、更尊重,也会让后续的内容制作更加严谨。
虽已公开致歉,但网友并不买账,多数人还是认为 " 食贫道 " 的言论实在没有人情味儿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," 食贫道 " 已将争议博文和道歉博文一并删除。
据了解," 食贫道 " 并非今年首位 " 翻车 " 的 UP 主。影视飓风 CEO Tim 与数码博主 " 何同学 " 和 " 食贫道 " 一样,都是 B 站的头部 UP 主,但这二位也是身陷舆论,无法自拔。
11 月,影视飓风 Tim 为庆祝 1400 万粉丝发布的问答视频中,一段 50 秒相亲角互动引发争议。他手持隐瞒海归学历、CEO 身份及圆通总裁之子背景的 " 低配 " 简历,以 " 初中学历、离异摄影师 " 人设现身杭州万松书院,被现场长辈质疑条件不佳。
大量网友批评其 " 扮猪吃老虎 ",利用信息差消费普通人的婚恋焦虑,将他人真诚择偶态度当作整活笑点,缺乏尊重。
Tim 则回应称,该片段是衔接前文话题的幽默整活环节,已提前申请场地并告知拍摄,不愿出镜者已后期删除,争议源于二创账号切片传播、篡改顺序导致的误解。
但这一回应遭反驳,网友指出其 " 隐瞒身份切片简历在先,谴责他人切片传播在后 ",双重标准引发更多质疑。
今年 4 月,何同学因微博言论引发滴滴相关争议。他称曾口头答应滴滴司机好评请求后遗忘,如今除非服务极佳否则直接拒绝,将其视为讨好型人格锻炼真诚与勇气的方式。
这番言论遭网友质疑双标,其视频常求 " 一键三连 ",却忽视好评对司机收入的影响,随后何同学删除相关博文。
而后,何同学在《罗永浩的十字路口》访谈中首次回应,透露争议导致工作室亏损一两百万,合作客户撤单致前期制作成本无法回收,他已向司机、员工及客户私下道歉,但因忌惮舆论发酵未公开发布道歉信。
该回应引发二次讨论,部分网友认为其诚意不足,仅因商业利益回应,危机处理失当。
笔者认为,在流量经济主导的互联网生态中,网红群体凭借内容创作与粉丝号召力获得商业价值,流量确实是支撑其职业发展的核心 " 饭碗 "。
无论是内容曝光、商业合作还是变现转化,流量数据都直接影响网红的行业竞争力与收入水平,这也让部分从业者陷入 " 唯流量论 " 的误区,为博眼球不惜触碰规则红线。
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网红行业的健康发展,需要从业者主动坚守法律底线、道德红线与行业规范。
唯有摒弃短期流量投机,将流量转化为传递价值、服务社会的力量,才能让 " 饭碗 " 端得更稳、走得更远,这既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网红群体实现自我价值的核心路径。
流量带来热度和名气的同时,也会将个人的一言一行无限放大。所以公众人物更要谨言慎行,努力为大家传播积极、正面的内容。